第624章青灰白茫茫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不为评功摆好,只为一件事——为我们中间,出了个陆运粮,出了个‘脸盆水平仪’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,有人瞅着那脸盆,觉得它土,比不上洋家伙亮堂。”他话锋一转,

    “但是,我今天要告诉大伙儿,这个脸盆,它比金子还亮。

    因为它里面盛的,不是普通的水,是咱劳动人民脑子里淌出来的‘智慧活水’。

    是咱不靠天、不靠地,就靠自个儿这双手和这个脑袋,去战胜一切困难的‘志气’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。

    “工程断了‘眼睛’,咱们是坐在地上等老天爷开眼,还是像陆运粮同志这样,把咱家里吃饭的家伙什变成‘千里眼’?

    答案,不在书本里,就在陆运粮同志这双手里,在咱们在座每一个人的脑子里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台下再次掌声雷动,欢呼声如潮水涌起。

    陈朝阳趁热打铁,开始宣布决定。

    每念出一条,都像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一滴水,引发炸裂般的反响:

    “第一,授予陆运粮同志——‘治碱劳动英雄’荣誉称号!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掌声雷鸣。

    “第二,”陈朝阳故意顿了顿,目光扫过全场,清晰宣布,“奖励陆运粮同志个人,五十万元奖金。”

    “五十万!”这个数字瞬间在人群中炸开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农民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惊呼声再起、赞叹声再起、羡慕的叫声响成一片。

    台上的陆运粮彻底懵了,呆呆地站在那里,直到被身后的队员推了一把,才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“第三,将陆运粮同志所在的民工队,命名为——‘运粮突击队’,授旗!”

    一面崭新、绣着“运粮突击队”金色大字的红旗被送上台,由陈朝阳亲手授予。

    红旗在风中招展,火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。

    鼓舞之声更加热烈。

    “第四,将‘脸盆水平仪’法,在全工地、全汉东省水利系统,推广!学习!”

    表彰大会的效应是立竿见影且极其深远。

    陆运粮和他的突击队成了明星,各工段都争相请他们去传授经验。

    “脸盆水平仪”迅速普及,甚至出现了用大铁桶盛水的“升级版”。

    工地上很快贴出了“英雄榜”,设立了“建议箱”。

    有人改造了独轮车车轴,推行更省力;

    有人发明了“阶梯式”传土法,效率倍增;

    甚至有老农根据祖辈经验,总结出一套“看土色辨盐碱”的顺口溜,

    青灰白茫茫,碱性嘎嘎强;

    黑褐又潮乎,盐少好种粮;

  &nb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