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盘。
李玉林站在“红军”指挥区内,指尖拂过沙盘上这些代表着他麾下官兵的微小标识。
他手中紧握,一张初步的坑道体系草图,这是他未来五天赖以生存的“地下长城”蓝图。
对手是李云峰,他了解这位学员的犀利和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。
李云峰,这个名字在汉东军事学院的中高级学员中,几乎就是“犀利”与“非常规”的代名词。
李玉林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陈主任初来学院授课时的场景。
那时,陈主任正在阐述一种全新的步炮协同理念,大多数学员还在消化这些超前概念。
让他记忆犹新的是,李云峰是学院里少数几个极度崇尚进攻、信奉“战术主动性至上”的指挥员。
他曾在多次研讨中直言:“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,只有将战火燃烧在敌人的阵地上,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动权!”
他极度推崇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精神,认为一支军队的魂魄就在于无论面对何等强敌,都敢于刺刀见红,打出气势,打出血性。
他的作战构想往往大胆甚至冒险,善于在不可能中寻找战机,用他独有的方式打破战场僵局。
让这样一位崇尚进攻、善于寻找对手弱点并给予致命一击的“利矛”,来攻击自己这套尚未经过实战检验的“坚盾”,无疑是陈主任刻意安排的最残酷试炼。
压力,沉甸甸地压在了李玉林的肩头。
他不知道李云峰那充满攻击性的思维,会从哪个意想不到的角度,给他的“地下长城”带来怎样的冲击。
这不仅是一场推演,更是一场两种作战理念的直接碰撞。
布帘另一侧,李云峰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兴奋和挑战意味的弧度。
他得到的指令是:以绝对的火力优势,碾碎对面的敌人。
这很符合他的胃口。
他目光扫过沙盘,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用最猛烈的首波打击,摧毁敌军的抵抗意志,如何用快速的穿插分割,打乱对方的部署。
对于未知的坑道体系,他虽有警惕,但骨子里更相信“任何坚固的防御,在持续不断、找准弱点的猛击下,终将崩溃”。
他渴望挑战,渴望用自己信奉的“勇者胜”的逻辑,去砸碎一切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。
“推演开始。
第一回合,模拟时间:第一日模拟时间,08:00 - 18:00。双方提交命令。”
裁判的声音透过布帘,带着权威。
李云峰几乎没有犹豫,迅速在命令表上写下:
“08:00-12:00。
全炮群火力急袭,覆盖1079主峰、东南山脊。
空军出动,使用重型炸弹与凝固汽油弹,摧毁一切可见工事。
12:00后,步兵第一营,在坦克连掩护下,沿主要通道发起营级试探进攻,查明敌火力配系与兵力部署。”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