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7章芝麻与西瓜(求五星好评,用爱发电,谢谢大家)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和强烈的共鸣。

    一种更深层次的释然和振奋,开始在人群中弥漫。

    自志愿军入朝作战八个月来,一种复杂的心态在不少指战员,甚至是一些高级学员心中悄然滋长畏美情绪。

    这种情绪是源于一个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农业国,面对世界头号工业强国那近乎无限的钢铁洪流、遮天蔽日的机群时,所产生的直观而沉重的认知冲击。

    许多人,哪怕是身经百战的英雄,内心深处也不免萦绕着一个疑问:

    我们打鬼子、打老蒋的那一套,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,真的还管用吗?

    是不是过去的经验都过时了?

    正是这种潜藏的自我怀疑,使得第五次战役的失利带来的不仅仅是痛惜,更有一丝“果然如此”的无力感。

    仿佛印证了那种“绝对力量面前,一切技巧都是徒劳”的悲观论调。

    而陈朝阳此刻的剖析,正切中了这个心结。

    他没有否定敌人的强大,而是冷静地将其优势拆解为“信息权”与“机动权”。

    他没有鼓吹用血肉之躯去硬撼钢铁,而是旗帜鲜明地指出,

    要用我们最擅长的“藏、阻、散、破”去削弱、剥夺敌人的优势。

    他更没有让大家抛弃过去的经验,反而从辉煌战史中引经据典,证明这些思想早已融入我军的血脉,是历经考验的“传家宝”。

    这一刻,学员们猛然醒悟。

    原来,不是过去的经验没用了,而是我们有些人,

    在敌人耀眼的钢铁光芒下,自己先慌了神,差点把“孩子”和“洗澡水”一起泼掉了。

    打鬼子的“地道战”精髓不是钻洞本身,而是 “在地下保存自己,并寻找战机打击敌人”的主动思维;

    淮海战役的顽强阻击,精髓不是死守阵地,而是 “为了全局胜利,局部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时间” 的战略意识。

    陈朝阳所做的,正是帮他们擦亮了眼睛,分清了 “芝麻”和“西瓜”。

    “芝麻”是那些具体的形式:比如过去依靠青纱帐隐蔽,现在需要依靠坑道;

    过去扒铁轨,现在要炸公路桥。

    “西瓜” 则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军事哲学:保存自己、消灭敌人;

    你打你的、我打我的;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。

    他们意识到,自己差点因为敌人武器的升级,而动摇了对自身战略战术核心优势的信念。

    陈朝阳的讲话,让他们重新牢牢抓住了那个最宝贵的“西瓜”,我军的灵魂和看家本领,

    并清晰地看到了如何用新的形式,升级版的坑道、精确的阻击、分布式后勤。

    将这个“西瓜”在朝鲜战场上种得更大、更甜。

    他们眼中的迷茫和沉重,迅速被一种拨云见日般的清明和“原来如此”、“我们能做到”的坚定信念所取代。

  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