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6章四个要素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来组织复杂的佯动,也没有充足的弹药来构筑绵密的对空火网时,我们靠什么来保护我们撤退的部队和生命线?”

    他拿起代表“部队”的标识,开始在后撤路径上,选择远离公路、利于隐蔽的山脊线、森林和河谷进行部署。

    “第一条,藏。” 他斩钉截铁,

    “既然白天公路上是死亡之路,那我们就彻底离开公路,大部队、重装备,全部昼伏夜出,利用一切地形地物隐蔽。

    这不是怯懦,这是在绝对劣势下保存有生力量的唯一途径。

    我们要让敌人的飞行员在天上找不到值得轰炸的目标!”

    他看向台下那些从战火中走来的学员们,

    “抗战时期,我们在华北平原,面对鬼子的铁壁合围、梳篦清剿,是怎么生存下来,并发展壮大的?

    不就是靠‘藏’吗?

    把兵工厂藏在山洞里,把医院藏在老百姓的炕洞里,把队伍化整为零,藏在茫茫青纱帐里!

    鬼子有汽车有炮楼,但我们有人民和土地。

    今天在朝鲜,我们没有青纱帐,但我们有朝鲜的山川丘陵,有我们战士的双手,我们要挖出新的‘青纱帐’,挖出能让千军万马藏身、机动的‘地下长城’!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便引起了台下许多有敌后抗战经历学员的强烈共鸣,他们不住地点头,眼神也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接着,他拿起代表“阻击部队”的标识,但数量很少,只在几个最关键的隘口、桥梁位置,像钉子一样牢牢楔住。

    “第二条,阻。” 他的手指点在这几个孤零零的标识上,

    “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和弹药进行‘层层阻击’,所以,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。

    这些阻击点,不是为了歼灭敌人,而是为了迟滞。

    一个班,一个排,依托险要地形,用冷枪、冷炮,用最小的代价,纠缠住敌人先头部队几个小时,甚至一个晚上,就是巨大的胜利!”

    “淮海时,在碾庄,我们是怎么用一道道血肉防线,硬是把邱疯子的机械化兵团钉死在那里,

    为我们主力围歼那个杂牌兵团争取到宝贵时间的?

    不就是靠这种顽强、不惜一切代价的阻击吗?

    一个连打光了,一个营顶上去,一个村庄反复争夺几十次。

    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坦克对坦克,但我们有敢于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坦克的勇士,有利用弹坑、断壁逐屋抵抗的智慧。”

    他的目光扫过全场,“现在,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阻击点,不是为了歼灭,而是为了迟滞,

    用最小的单位,像一颗颗钉子,楔在关键节点上,用空间和牺牲,为主力换取时间。”

    台下许多来自中原野战军的学员,听着眼眶有些发红,用力地抿着嘴,显然是想起了牺牲的战友,更从中看到了这套战术思想的延续。

    然后,他指向后勤补给线。

    “第三条,散。” 他解释道,

    “不能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