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3章全部上工?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重,不负初心,再立新功。”

    落款,只有一个简单的姓氏。

    当陈朝阳在办公室里,紧紧握住这封来自老首长的亲笔信,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千钧信任和温暖关怀时,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下面就再无顾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夏日炎炎,日头毒辣,金色的麦浪在小王庄的田埂间翻滚,空气里弥漫着麦秆的焦香和泥土的湿热。

    这是一年中最忙,也最关乎生计的时节。

    村口的老槐树下,挂着一截生锈的铁轨,这是集合的钟。

    村长王满仓拿着一个铁皮喇叭,脸上是混合着焦躁、疲惫和强行激昂。

    他身边站着两名膀大腰圆的民兵,面色严肃。

    “铛—铛—铛—” 钟声急促地响起,打破了村庄的忙碌。

    “开会了,开会了,全体村民,老的少的,能喘气的都到槐树下集合,上头有重要任务!”

    王满仓的嗓门嘶哑,下达集合命令。

    田里的乡亲直起腰,脸上带着茫然和不情愿。

    男人们抹着汗,女人们嘟囔着家里的活计,老人们拄着锄头,步履蹒跚地挪过来。

    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被大人不耐烦地呵斥住。

    此时,一辆的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,正是陈朝阳,他此行的目的是视察苏北几个县的夏收情况,

    为即将展开的百万民工治碱工程摸清底数,确保不因工程而过度影响粮食生产。

    车近七里屯小王庄,他远远就望见村口的打谷场上黑压压聚满了人,却不是忙着收麦打麦,而是人群围着一个土台子。

    台上,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正挥舞着手臂,声嘶力竭地喊着什么。

    场院周围,还插着几面红绸,气氛异样地热烈。

    “停车。”陈朝阳对司机说道,“把车停这儿,车别过去。

    他脱下身上的白衬衫,换了一件车上备着、洗得发白的旧大褂,

    扣子也没全扣,又戴了顶旧草帽,对随行的秘书和警卫员吩咐:

    “你们在这儿等着,我过去瞧瞧热闹。看样子,不像是在庆丰收。”

    很快他便混在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中,很容易就来到了人群外围。

    他找了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,蹲下来,和歇脚的老农一样,卷了根烟卷,耳朵却仔细听着台上的动静。

    槐树下,王满仓已经开始讲话,声音通过铁皮喇叭放大,有些失真,却更添了几分压迫:

    “各位同志们,老少爷们,天大的好消息。

    北平,省里没有忘了咱们苏北的苦,现在,要下大力气,根治咱们这千年万年的盐碱地了。”

    人群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,有人眼里闪过光亮,但更多的是疑虑。

    “根治盐碱?这话祖祖辈辈都听过,可地还是那片白花花的地。”这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