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0章半供给制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厅头皮发麻的数字!

    我们省刚走上正轨,百业待兴,处处都要钱。

    一旦启动苏北工程,意味着未来数年内,省里大部分资源都要向苏北倾斜。

    其他地区的工业建设、城市维护、文教卫生投入,必然受到严重挤压。

    这个决心,关乎全省大局,不能不慎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陈朝阳,目光带着质询:

    “朝阳同志,百年大计固然好,但工程能否进一步分阶段、压缩规模?

    投入产出周期能否明确?

    我们必须对全省人民负责,不能搞成无底洞,万一……我是说万一,工程受挫,或者效果不及预期,我们汉东省,输不起……”

    陈朝阳认真倾听,随即沉稳回应:

    “孙省长顾虑得非常实际,这也是我必须向省委说明清楚的关键。

    工程绝不能一拥而上,必须分阶段,集中力量打好灭战。

    我的规划里明确了‘第一期工程’核心是搭建水利骨架,目标就是‘打通关键,初见成效’。

    关于资金和物资,我考虑多条腿走路:省里挤出部分启动资金和计划内物资;

    我负责带队,向华东局和北平争取专项支持和政策倾斜;

    同时,大规模发动苏北民众,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,将工程投入与改善民生直接挂钩。

    这不仅是治理自然,更是一场动员群众、发展区域经济的社会实践。”

    这时,一位分管农业的常委插话,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且尖锐的问题:

    “朝阳书记,以工代赈我同意。

    但根据以往经验,如此大规模的民工动员,光是吃饭就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按照老办法,民工都是自带口粮,可苏北本就缺粮,让民工自己带粮,恐怕很多人根本出不来工,或者干不了重活。

    这粮食缺口,怎么解决?总不能全靠省里调拨,我们没这个家底!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戳中要害,所有人都看向陈朝阳。

    陈朝阳早有准备,开口回应:“自带口粮的做法,必须改变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几位常委微微蹙眉。

    陈朝阳解释道:“同志们,这不是摆排场,而是基于现实的考量。

    苏北的乡亲们苦,很多人家里已经是‘糠菜半年粮’。

    让他们背着自家的活命粮来上工,于心何忍?

    又能有多少力气去肩挑手扛,完成那么艰巨的工程?”

    他目光坚定,提出了一个看来颇为“大胆”的方案:“我的意见是,工程必须设立专门的粮食供应渠道。

    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途径:

    第一,全力争取北平和华东局作为重点项目,调拨一批救济粮或工程粮;

 &n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