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3章无风也起三尺浪(求五星好评,用爱发电谢谢大家) (1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      这话虽然直白粗糙,却带着一股强烈的民间义愤。

    “说得好啊,大壮同志请坐。”陈朝阳肯定道,

    “‘坏了良心’,这四个字很重,也很实在。

    这说明我们的基层同志,心里是有杆秤的,是向着乡亲们的。”

    他先是鼓励,然后才引导性地追问:“那我们平时工作中,怎么才能时刻摸着良心,不忘了本呢?”

    田大壮摸着后脑勺,憨厚地笑了笑:“俺……俺就是个粗人,大道理讲不好。

    俺就记着,多往村里跑,多听老乡念叨,谁家有难处,能帮就帮。”

    “多往村里跑,多听老乡念叨,”陈朝阳重复了一遍,赞赏地说,

    “这就是最实在的工作方法,这位同志虽然话不多,但抓住了关键,那就是不能脱离群众,谢谢你,请坐。”

    他又看向那位年纪更大的乡村干部:“这位老同志,我看你经验很丰富,你也说说?”

    刘万全站起来,声音洪亮,带着老革命的正气:“陈书记,俺叫刘万全,王村支部的书记,俺觉得,就是要把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,时刻记住自己是党员,不能被花花世界迷了眼!”

    “这同志说得对,原则是我们的根,请坐。”

    陈朝阳让他坐下,随后话锋温和却切中要害地转向一个更具体的问题,“万全同志,向你们支部学习上级文件精神,都是怎么开展的?”

    刘万全实话实说:“陈书记,俺认字不多,文件来了,多是让文书念给大家听,一起讨论,领会精神!”

    陈朝阳点了点头,心里的那抹沉重,变得无比具体。

    看着这些忠诚却可能知识匮乏、充满干劲却可能理解有限的基层骨干。

    他们构成了政权最基础的支撑,却也可能是政策传导中最薄弱的一环。

    上面的精神,经过他们一层层传达,到了真正执行的村庄、田头,还能剩下多少原意?

    张启明之流,或许正是利用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和认知的差距,才能上下其手!

    但此刻他没有丝毫轻视的意思,反而感慨道:

    “同志们,都听到了吗?这就是我们很多基层同志的真实情况!

    他们对领导忠诚,富有斗争经验,是革命的宝贵财富。

    但我们也必须看到,文化的限制,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复杂政策的理解深度,也可能会被个别有心机的坏分子钻了空子!”

    他的语气变得沉凝而恳切:“这不是他们的错,这是我们整个国家历史遗留的困难,也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课题!

    我想,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不仅要抓生产,更要下大力气抓扫盲,抓干部的文化提升!

    要让像万全同志、大壮同志这样优秀的基层骨干,不仅能听懂文件,更能自己看懂文件,精准地理解政策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!”

    这番话,既点出了问题所在,又充分体谅和肯定了基层干部的难处与贡献,甚至为他们描绘了提升的路径。

    刘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