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4章什么毫厘千里的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立刻介入。

    这场发生在普通工人与技术员、老经验与新标准之间的碰撞,恰恰是整个金陵厂乃至整个国家工业转型期最真实、最微观的缩影。

    它无关对错,只关乎时代车轮前进时,不同思维方式的磨合。

    陈朝阳知道,解决这样的矛盾,光靠行政命令不行,更需要耐心和智慧,让科学的道理,像春雨一样,慢慢渗透进这片习惯于经验和感觉的土壤。

    “钱师傅,”陈朝阳适时开口,声音却带着分量,走到钳工台前,没有直接评判对错,而是拿起那个阀体和旁边一个按新标准加工的合格品。

    他将两个零件递给郑春秋:“郑教授,您是权威,您看。”

    郑春秋接过,拿出千分尺仔细测量,又对着光看了看内壁,这才对钱师傅说:

    “钱师傅,你的手艺没得说,这个阀体内壁光洁度非常好。但是,”

    他话锋一转,将千分尺展示给众人看,“你加工的这个,孔径大了几毫米。

    单个看没问题,但累积误差就会导致系统压力不稳。

    液压设备,压力不稳可能就是动作失调,甚至……”

    陈朝阳接过话头,语气凝重:“甚至会让我们的操作的工人同志们付出生命的代价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钱师傅,“钱师傅,在战场上,咱们会因为‘差不多’就放过一个敌人吗?

    现在我们搞工业建设,车间就是我们的战场,零件就是我们的武器。

    这新标准,不是捆住您手脚的绳子,是指引我们打出‘百发百中’的瞄准镜!

    您这手好手艺,加上这科学的规矩,那才是真正的如虎添翼,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!”

    钱师傅看着陈朝阳和郑春秋,又瞥了一眼旁边纷纷点头的年轻工人们,脸上的倔强慢慢消融了。

    他叹了口气,挠了挠头:“唉,道理…道理是这么个道理…就是这手,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…”

    “改不过来就慢慢改!”陈朝阳语气放缓,拍了拍钱师傅的肩膀,

    “厂里办夜校,搞培训,就是帮大家改习惯、学新本领。

    您是老资格,更要给大家带个好头。

    让新同志们,这些年轻人帮您一起看图纸,抠尺寸,咱们新老结合,一定能闯过这一关!”

    这时,郑春秋也走上前,拿起图纸,耐心地给钱师傅等人讲解起这个阀体的关键尺寸和控制要领,没有丝毫教授架子。

    陈朝阳则对二车间主任吩咐道:“看到没有?就要营造这种技术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!

    老工人不能摆架子,新工人和女工同志们也要敢于发言。

    要把这种讨论,变成我们技术进步的动力!”

    车间主任连忙点头:“是是是,陈书记,我们一定落实好。

    我们正在组织技术好的带暂时跟不上的,争取尽快让所有人都掌握新标准。”

    陈朝阳满意点头,目光扫过车间。

  &nbs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