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56章 首课总结 (2/3)
本站域名 【m.64sw.com
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,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
换源:
节点二二 ↓

心问题总结:当前,经验主义、教条主义与未来战争所需的主动性、创造性思维之间,存在巨大鸿沟。

    我们的教学,首要任务就是填补这一鸿沟。

    三、 基于本次课程启示,对后续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初步思考:

    1. 坚持“想定牵引、问题导学”模式: 后续课程应继续采用高强度、高压力的实战化想定作业,

    让学员在“犯错-复盘-再学习”的过程中,亲身感受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快节奏,倒逼其转变思维。

    2. 推行“因材施教,分类培养”:

    对于“李云峰”式的学员,应鼓励其大胆思考,重点培养其战役战术层面的创造性思维,同时加强其体系协同和后勤保障意识,避免其成为“孤胆英雄”。

    对于广大中间学员,重点是“换脑子”,通过大量成功战例,尤其是朝鲜战场新鲜战例和实战演习,

    让他们亲眼看到新战法的威力,逐步接受并掌握现代化指挥艺术。

    对于思想偏保守或教条的学员,应引导其发挥细致、严谨的特长,向参谋、后勤、教学管理等岗位方向发展,做到人尽其才。

    3. 突出“委托式指挥”理念:未来的战争,战场信息瞬息万变,必须赋予一线指挥员更大的临机决断权。

    教学中应重点强调“任务式命令”,即上级明确作战意图和目标,下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,培养其独当一面的能力和担当。

    4. 建议组织联合演习:强烈建议尽快筹备实施实兵实装演习。

    让学员不仅在课堂上推演,更要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,协调步、炮、坦、工、化以及后勤单位,

    切身感受“体系作战”的含义和“速度”在实战中的价值。

    此次课堂辩论,唯有在演习场上才能找到最终答案。

    以上是我对首次课程的一些初步总结与思考,可能有不成熟之处,请院长和党委批评指正。

    我坚信,唯有直面问题,勇于改革,才能真正为全军培养出能打赢未来战争的指挥人才。

    军事学院院长办公室。

    傍晚时分,窗外传来隐约的号声。

    院长正坐在沙发上,就着一盏台灯阅读一份厚厚的教案。

    陈朝阳坐在对面,腰杆挺直。

    他放下手中那份《装甲兵战术首课教学纪要》,指节轻轻敲了敲纸张,面色无常,只是目光如炬地看向陈朝阳。

    “朝阳同志,你这第一炮,放得很响啊。课堂上的争论,我都听说了。”

    陈朝阳神色平静:“首长,捅了马蜂窝,给院里添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“麻烦?我看是好事!

    一潭死水里是养不出蛟龙的,就得有点波澜。

    说说,你这第一锤子下去,砸出什么真东西了?

    我要听你肚子里的话,不是这纸面上的官样文章。”

 &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://m.64sw.com/xiaoshuo/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/read/97/652.html !64书屋,有求必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