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士坦丁堡的市民狂呼着“风暴者”的大名,山呼海啸的声音甚至压过了头顶的风暴。
由以撒撰写修改并寄给君士坦丁的《风暴宣言》迅速在两京一十三行省中传播,市民和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了出来,自发组成的运粮队和施工队从海洋踏上陆地,从海岸深入高原,庞大的国力在这一刻显露无疑。
靠着四面八方的支援,从安塔利亚港通往北方高原的“阿克苏大道”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向北扩张,志愿者们在河流下游挖掘河道,用于内河运输,在河流上游修筑道路,提供给马车与骆驼,巨量的物资从殖民地和本土而来,再通过巨量的人力畜力运往战场。
阿克苏大道的繁忙自然引起了突厥人的警惕,两侧的群山为突厥匪盗提供了良好的藏身所,最早的几批志愿者顶着巨量的死伤建起了堡垒和补给站,后续的运粮队虽然也会遭到突厥人的袭击,但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。
至于彻底消灭流寇盗匪,这是十分困难的,他们在这里坐拥本土优势,一触即走,来去如风,放火烧山都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,东罗马帝国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愈发寒冷的天气。
气温降低后,突厥劫掠者的行动愈发频繁,他们必须趁着寒冬来临前抢到足够多的生活物资,如若不然,只需一场大暴雪,他们便会十不存一。
为了遏制住突厥劫掠者的疯狂行径,即将靠近科尼亚城的南部集团军也向阿克苏大道派出了护卫队,这些正规军往往会跟在大型运粮队的身边,把他们从一个补给站送到另一个补给站。
东罗马帝国不可能把阿克苏大道全部铺满堡垒,从堡垒到堡垒之间的薄弱部位仍然会遭到突厥劫掠者的袭击,为了将遇袭频次降到最低,军需部门仿照远洋商船队,决定采用“大运输队”模式,将那些零散的小运输队集中起来,用重兵进行护卫,突厥劫掠者们要么放弃袭击,要么就只能和负责护卫的东罗马正规军硬碰硬。
车辚辚,马萧萧,运输队行走在阿克苏大道上,道路两旁的石头和树木已经被前人处理殆尽,志愿者们时不时可以看见毁坏的农田和萧索的村落,这里本是肥沃之土,在战争的影响下,已经变成了一片荒芜。
负责担任护卫队长的是一位名叫巴拉克的紫卫军军团长,这里是最容易遭到袭击的一段道路,紫卫军的士兵们已经换上了全副盔甲,腰间的簧轮手枪也早已装填完毕,在这种突袭战中,他们是没有时间来更换装备的,只能披着沉重的铠甲熬过这段艰难的旅途。
军需部门给他们安排了不少军用马车与军用骆驼车,披挂铠甲的士兵轮换休息,志愿者们驾驶的运粮车被保护在最中间,一些自愿参战的学生一边驾车,一边唱着自己的校歌。
“我们来自叙拉古,阿基米德的故乡……”
校歌飘荡,巴拉克皱了皱眉,他不喜欢这群斗志昂扬的学生,觉得他们只会为自己增添麻烦,别看现在唱得欢,突厥人真的打过来时,一个个就只能躲在士兵背后瑟瑟发抖。
不过,巴拉克也承认,这群学生干劲十足,大城市中的学生们在号召志愿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,他们通过演讲,游行,绘画等各种方式宣传爱国热情,不少志愿者都是在学生的号召下才来到了这片破败之地。
“行了,别唱了。”
巴拉克看向驾驶一辆双轮马车的学生会长,淡淡说道。
“前方有一段浅滩,河对岸的突厥劫掠者最喜欢在那里袭击,死在那个地方的志愿者已经超过一千人了。”
学生会长有些尴尬地挠挠头,立马叫停了歌声,凑向巴拉克。
“军团长大人,您的这支军团如此精锐,我们肯定会没问题的,是吧?”
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